废水零排放是“碧水保卫战”的努力目标之一
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,环境问题不断凸显,大气、水及土壤等污染事件屡禁不止。受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影响,废水零排放备受关注。在工业发展中,不同以牺牲环境来获得经济利益,国家环保部门倡导工业企业严格实施脱硫废水技术,实现零排放目标。零排放技术是通过清洁生产、生态产业等对自然资源循环利用,以达到污染物零排放、资源化的生产目标,零排放始于上世纪70年代,并逐步得到推广与发展。
对工业“废水零排放”内涵进行探讨,指出废水零排放是一种“工业理想”,是“碧水保卫战”的努力目标之一,但必须因地制宜、因厂施策并兼顾环保与经济双赢。废水零排放包括了废水排放不断“趋零”的一系列行动与过程,而其本质是实现企业的灰水足迹为零。因此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的一种现实选择是“近零排放”,目的是实现新水消耗、外排废水与废水中污染物的共同减量。
废水处理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药剂与能源消耗,而药剂和能源的生产、使用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负荷。同时,由于废水处理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部分废气、废液、固废等污染物,如果所采用的工艺技术不尽合理的话,过程中新增的各种二次污染物总量就不能忽略,从而使外排废水减量所带来的污染物减排效果大打折扣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把工业“废水零排放”的目标仅仅定位于废水的减量或零排放,那么有可能仅仅是将污染物从水中转移到大气或固废中而“走上歧途”。比如,近几年国内关于湿法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技术的质疑,主要就在于湿法脱硫脱硝过程中的“废水零排放”,溶有大量盐分的污水在系统中反复循环时部分蒸发或发生跑冒滴露,从而造成对大气、地下水体、土壤的污染,于是有专家质疑“废水零排放为伪命题”,更有专家质疑燃煤发电等湿法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排放的“白色烟羽”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必须关注废水处理末端产生的大量浓缩盐的减排,也就是说“废水零排放”的目标应该是朝着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“固、液零排放”不断努力。
废水零排放系统改造的技术路线:
废水零排放技术路线通过分质、分量收集废水,实现废水的梯级利用减量,包括:
(1)高品质排水直接回水利用。根据现场调研,可直接回收利用的排水有:1.锅炉排污水,2.脱硝尿素水解疏水及伴热疏水,3.取样排水,4.机组启动排水,5.煤仓间及输煤汽暖疏水。这类废水在使用过程中水质未发生大的变化,可通过集中收集至工业回收水池,并经自清洗过滤器过滤后送至清水池。
(2)水质较好的或低含盐量的低品质排水如预处理超滤浓水、化学取样水、生活污水等,不经处理或进行简单处理,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下一级系统或自身系统内循环使用,达到节水的目的。
(3)污染较严重的或稍高含盐量的劣品质排水,针对其水质特性,增加相应的前置处理设施,用做脱硫系统吸收塔补充水。根据现场调研,高含盐量的劣品质废水包括循环水排污水以及反渗透浓排水。该类排水经收集后可用作脱硫补充水。
(4)末端高含盐量的脱硫废水同零排放处理后产生淡水回用,达到全厂废水零排放的目的,同时节约用水,固废回收利用。需深度处理的末端废水为高含盐量的脱硫废水。
末端高含盐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是指通过软化预处理+膜法分盐+膜浓缩+蒸发结晶干燥的特殊工艺,使高含盐的脱硫废水中的水份与盐份分离,回收利用水份,产生具有工业品质的固态盐,达到节约用水,固废回收利用的目的。